类别:科研管理处
发布时间:2018/08/08 17:01:05
关键词:果桑品种 药食同源 中药材 功能性产品 富硒
联系人:邓永进
联系电话:13035052639
适合区域:适宜于安徽省全境种植
收藏产权归属单位:安徽省农业科学院
审定时间:2016/12/17
审定号:果桑品种桑梓1号,皖S-SV-MA-006-2016
1、品种特性:
(1)生物学特性:栽植树体高2.0m左右。树体呈灌木状、丛生,主枝短粗,具有多层侧枝,枝条细短、开展、下垂,结果枝发达;节微曲,节间密;皮灰棕褐色,皮孔粗大且密;花单性;全叶深绿色,呈卵圆形,偏小,有叶柄和托叶。
桑果大而多,呈紫褐色,果长2-4厘米,果重3-5克,果柄短,无籽,味偏酸,具有2次/年结果习性,以春季产量最大,秋季产量约占春季的15%,全年累计亩产果3000公斤左右。
(2)物候期:3月上旬芽开始萌动,随后展叶、开花,花期30d左右,多数从新梢第1 叶到第4 叶,少数5 至 6 叶的叶腋中陆续发生,每个新芽均产生3~6 个桑果。桑果始熟期5 月上旬,盛熟期在5月中下旬,6月上旬果期结束,采果期一个月。
(3)适应性广,适宜于在安徽省全境种植;抗寒性与抗菌核病能力强;生长旺盛,产量高;具有富硒的特性。
2、主要技术、经济指标:
根据安徽省合肥市、黄山市、六安市等地多年试验表明,三年平均株产果28.32 kg,每亩栽植111株,亩产3143.64 kg。总糖含量14.87%,总酸含量8.12 g/kg,出汁率74.8%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.5%,花青素含量0.844g/100g,对照其它果桑品种具有花青素含量较高的特性。
3、栽培技术要点:
每年12月初苗木落叶后到次年3月上旬春梢萌芽前或每年6月份,选择土壤深厚肥沃、质地疏松、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土壤,按株行距2m×3m栽植,每亩栽植111株。树型养成中干中空外心形树型,每年6月上旬果期结束后要修剪树型。
4、主要用途:
桑果鲜食或加工成桑果汁、复合型桑果酒、桑果酱、桑果醋、桑果干、桑果中药材、桑叶茶等以及精深加工产品(功能性保健产品)如有机硒产品、含褪黑素类产品等;其花青素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硒、钼等含量较高,为重要的“药食同源”型水果。